2009年4月5日星期日

怀念

儿时的你依偎在我身边的感觉、学生时代的你在写字台前做功课的背影和放学后抱着足球乐呵呵出现在家门口的样子、从事外事工作时你穿着正装的奕奕神彩一直在我眼前闪现。你浑厚的嗓音、爽朗的笑声时时回荡在我的耳畔。

想起你,我的泪水肆意流淌,心如刀割。

小时候的你跟我很粘。送你上学或是外出时,我的自行车后座是你的,上桥时,你会双手伸向前按在我的大腿上跟着我踩车节奏用力下按,口中边喊着:妈妈、加油!妈妈、加油!上初二后你长大了,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再也不会依偎在我身边撒娇,那时我曾非常失落,其实我不懂男孩子都是要这样长大的。你总是对我说:不要试图让我和你想的一样,那样我就成了你而不是我自己了。

是啊,我们家比较民主,你又是俞家三兄弟中唯一的男孩,全家人都很是宠你, 你是不是比其他孩子更加有个性呢?总觉得你从小就很要强任性,真有点说一不二的样子,长大后更是很有主见,你认准的事我是犟不过的。为了让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好,我有时总要忍不住说你两句,你会觉得我过于琐碎,有些话我还没完全说出口,你就会说知道了,而且会对我竖起食指说:一遍,任何话只要说一遍就好,并对我说你就一百个放心吧……你最烦我的罗嗦和呵护,总是说:让我自己体验好吗?

你高考在七月,适逢酷暑高温,第一天中午考完,你去八佰伴转一圈买了顶凉帽回来,从那天下午的考试起,场场都戴着凉帽自个儿骑自行车前往。高考期间我照常上班无需送考。其实我也想像其他母亲一样拿着冷饮、毛巾为你送考,可是你不要。录取你的大学在外省,一大箱衣物你自己去火车站行李房托运,执意不要我的帮助,等我骑车赶到时你已托运完毕走人了。其实我也想像其他母亲一样亲手为你去托运行李,可是你不要。你大一时去济南报到入学,我最多只可以送你上火车,说什么也不要我送你去学校,再三要我相信:你能行!

临去非洲前,有一天你的同事李稳来家吃饭,餐间李稳对我说:我妈会舍不得我去非洲的。当时我就不由得思量,我为什么会舍得让你去那么远又艰苦的地方?其实一开始在你征求我意见时我就是支持的,我相信你的能力,出去学习锻炼对你的成长应该是有好处的,相信通过两年的外交工作,对你的法语水平和工作能力都会有提高,异域生活的历练也会是你生命中的一笔财富,你去非洲后我只能一人生活,但我仍想给你最大的自由,不想成为你的羁绊和负担,而且二年很快的,我们这代人插队五年、十年不是也都过来了吗?再说是在使馆,再艰苦也不会有我们插队艰苦。就这样你带着自己的梦想和我的期望飞去了非洲。

非洲毕竟是那么遥远,好在有网络。在你刚去的时候我只要看见你在线就想跟你聊,后来你对我说你一切都能适应,要我不要过多地打扰你,我很郁闷。 其实一直以来都在盼着你能够独立。从你呱呱坠地,无时不在盼着你能够站立行走;从你迈开步伐学会走路,又无时不在盼着你会自己看书写字;你终于会自己看书写字了,又想你若能自立于社会该是多么好…… 如今你已自立于社会了,到这时,一切就反了过来。小时候的你是大人尾巴,总是缠着我,要我给你讲故事;现在我却成了你的尾巴,总是缠着你,要你给我讲你的生活细节,网上一见到你就问个不休,这样做是不是很不好?  于是我想,当今四世同堂已不多见,两代人共同生活的也不算多,顺应潮流,独立是常态,日常生活和经济上的独立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独立,不要过分地依赖人,不要一抓住你就说个不停,你没那么多时间,会嫌烦的。慢慢我想通了,每一个社会人就是一个个体,你有你自己的世界,忙起来就会联系的少一些也很正常,然而血浓于水,母子间的亲情是割不断的。学会独立吧,去找寻自己的生活,不必围着你转,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是你给我解开心结,你说,你一切都挺好的,不想那么琐碎,不像你们这些老太婆爱唠叨,男孩子话少不是错,并说,即使是一个最心爱的宝贝,也不用天天拿出来看。对啊,宝贝不要天天握在手上,对你的那一份依恋深藏于心即可。说实话,你离家后我与你的联系也不算少,那边的情况基本知道,还看到不少你拍的照片和录像,该知足了。但我猜想你与你的同龄人的联系一定要比我多些,曾经很嫉妒你的那些朋友,可是你对我说,我会请你来非洲旅游,我的朋友可没这个待遇,于是我释然。每次上网,我只要看见你好好地在线就放心了,你也和我一样,看见我的头像亮着也很放心。一次我去了你姑姑家有两天没有上网,你就让在无锡的好朋友给我打电话,问问近来可好,并在网上留言说梦见我了……

就这样走过了不到一年,除了网上的联系,你也打过几个电话回来,我们讨论好了你的休假和我赴非洲旅游之事。

万万没有想到你的生命永远停在了出差途中……

怎么可以这样?!不能这样的啊…

妈妈
2009.4.5

2009年4月4日星期六

生命的美丽与痛苦 (二)

终于,我们各自离开了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独立生活。

现在我怎么都想不起来我们有没有通信。应该是没有。就算是有时间我们也只会给女孩子写信。
后来我在上海帮你买了台电脑。我和两个同学千辛万苦从学校把电脑抬到火车站。到了托运的地方我绝望了。几十个农民工兄弟把托运窗口围的没有一丝缝儿。但是为了哥们的嘱托我还是一头扎进了包围圈....1个小时以后,终于,你的电脑和民工兄弟寄回家的衣服,杂物,土特产一起堆在了一个角落。我想:它真的能到山东吗?它真的到了。从此这台电脑开始陪伴你的大学生活。你开始上网,你开始有了新的名字Yaksha, 叶城。你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大二五一的时候我为了追女孩子去了北京。你义不容辞的赶到北京为我壮胆。我们一见面你就果断“抛弃”了与你同行的两个女孩子。我们一起在密云烧烤,吃着沾着炭黑的鸡翅,一起唱摇滚,一起躺在大通铺上数苍蝇。北京之行的结果是那个女孩子几年后成为了我的太太,而被你抛弃的女孩子从此对你恨之入骨。

我,YL, laba, SL一起到山东来看你。山大旁的教堂很漂亮,你的宿舍很破。路边的烧烤很好吃,煎饼卷大葱我还是没法入口。趵突泉没课本上写的好,你说的光棍鸡也没有吃到。那时你已经很结实很山东了。

你也来过我学校。第一次来的时候送了一本法国色情杂志给我室友。搬寝室的时候我都把它带着。毕业前的最后一天,在满屋废纸的寝室里我和室友再次看到这本杂志。他告诉我他记得那个黑黑的同学,下次来还找他踢球,还要给他带杂志。

我永远忘不了你第二次来我学校。那天你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你告诉我你爸爸得了绝症,现在正在上海的医院治疗。你尽量的表现出平静,我却不知道用什么话安慰你。曾经只有在电视剧小说中出现的场景突然间出现在身边。20岁的你伤心而倔强。20岁的我难过却又无助。那天晚上我打电话给父母让他们注意身体。那天开始我隐隐约约觉得命运对你似乎太过苛刻。

zifeng
2009.4.4

2009年4月3日星期五

生命的美丽与痛苦 (一)

和cigar认识应该是在1993年。他由于成绩突出转到了我们所谓的快班。我记得那年他和我考时的分数一样。那天他对我说看来你是我的竞争对手。当时我不太明白,只觉得这家伙长的黑。

后来我们就熟了。我们经常在一起踢球。学校的操场,体育场的土场,塘南铁道边的公共绿地到处都是我们赤膊踢球的身影,还有我们的队歌《赤裸裸》。虽然那时候我还不明白那歌到底是什么意思。

初中很早到学校似乎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因为学校离家近,每天都很早到。不知哪天开始他也很早到了。我们两个人总能在其他同学到之前踢一会儿石子。有一天他说,我们都来这么早干脆明天开始一起吃早饭。第二天我们在学校对面的小馄饨店见了面。馄饨吃到一半的时候一只被秋风吹晕了头的苍蝇终于体力不支掉到了我的碗里。早饭二人组一天后宣告解散。第二天我们继续一早来踢石子。

初中毕业前办主任把我们几个爱踢球的人叫到办公室,宣布了保证不踢球就可以入团政策。虽然我们商量过不能答应,但最终我还是妥协。而你选择拒绝。我当了叛徒,一段时间不敢正眼看你。

初中毕业你,我,中原三个人去南京。那时候你还是那么瘦,那时候你还不会打呼。

高中我们还是在同一个学校。虽然不同班但我们还总能在一起玩。你组织文科班足球队,你为了喜欢的女生选择读文科。

假期里我们踢球,我们在一起下四国打牌,我们通宵打红警。有一天早上我妈妈听到我房间里有异常声音,打开门发现你在我床上打呼,我躺在地上。那时候开始,你的打呼就很有名了。

我们一起去了黄山,你因为讲鬼故事和打呼遭到女生的批评。你很委屈而倔强的租了件军大衣睡在外面。我出来和你聊天,记不清聊了什么但总也忘不了那天明明灭灭的萤火虫和满天的星星。

高中毕业了,大家要各奔东西。脱离父母的兴奋一时盖过了朋友分开的伤感。我们每天在一起上演最后的告别。我和你非常兴奋的用自行车驮着你那巨重无比的箱子去托运。

直到你要上火车的那天晚上,你来到我家。你和我父母道了别,我陪你走去火车站。一路上我们很沉默。此时此刻才意识到终于要说再见了。以后怎样谁也不知道。友谊两个字涌上心头却不知如何开口。似乎有些多愁善感的情绪却不知如何表达。就这样,一路走,一路不说话。

拥抱,再见,看着你进站。转身离开的时候终于清楚地感觉到,难过。

zifeng
2009.4.3